
媒体:中国购入三批美国大豆

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,中国中粮集团近期购入三批美国大豆,总计约18万吨,计划于今年12月和明年1月装运。虽然截至目前,这一消息尚未获得中国官方确认,但已在境外网络广泛流传,仍需等待权威证实。
如果消息属实,这将成为中国自2025年新豆收获季以来首次采购美国大豆,意义不容小觑。
首先,对美国农民而言,这无疑是雪中送炭。
受中美贸易冲突影响,中国自5月起几乎暂停了所有美国大豆采购,导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骤降至“零”,库存积压严重,农民损失惨重。此次采购虽小,但信号意义强烈,表明中国市场可能重新对美国农产品敞开大门,为美国农户带来希望。
其次,对中国自身而言,重启美国大豆进口有助于分散进口风险,避免对巴西形成过度依赖。
近期,巴西大豆对华报价大幅上涨,部分月份涨幅高达80%,甚至传出“坐地起价”的声音,引发中方不满。在此背景下,适度恢复美国大豆采购,有助于打破巴西的“价格垄断”,增强中国在国际大豆市场的议价能力。
再次,从战略角度看,此举也可能是中美贸易缓和的前奏。
在中美领导人峰会临近之际,中方释放善意、恢复采购美国大豆,或为谈判营造良好氛围。美国方面也表现出积极姿态,特朗普政府已暗示可能降低部分对华关税,并期待中国恢复采购更多美国农产品。
当然,也需理性看待这批采购的规模和影响。
三批大豆总量仅18万吨,相较于中国每年超亿吨的大豆进口量,占比极小。它更多是象征性的“试水”,而非根本性转向。未来是否扩大采购,仍取决于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、国际市场价格走势,以及中国国内需求与政策导向。
小悦总结:
中国购入三批美国大豆,虽尚未获官方证实,但其释放的信号意义远大于实际数量。对美国农民而言,这是久违的“好消息”;对中国而言,这是规避巴西垄断、增强议价能力的策略调整;对中美贸易关系而言,这可能是缓和与重启的开端。未来是否持续,还需观察后续政策与市场动向。
来源:俄罗斯卫星通讯社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29日
内容整理:普悦资讯组
声明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做任何投资建议



本文内容来源于已标注的公开渠道,仅作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用户应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,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司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