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年8月禽肉供需形势分析月报
【本月特点】
禽肉价格止跌企稳

【后期走势】
禽肉生产供应高位趋稳,进口减少,中秋、国庆节后禽肉消费减弱,市场呈供强需弱格局,预计近期禽肉价格将稳中偏弱运行。
【详情】
(一)禽肉价格保持稳定。受肉鸡出栏季节性下降、巴西进口减少、暑期旅游拉动消费等因素影响,市场供大于需格局有所改善,禽肉价格止跌企稳,月均价环比持平,结束延续 6 个月的下跌态势。8 月份,鸡肉集市均价每公斤 22.41元,环比持平,同比跌 5.9%;从周价看,禽肉价格窄幅震荡,第 1 周基本持平,第 2 周小幅下跌,第 3 周、第 4 周小幅上涨。8 月第 1 周、第 2 周、第 3 周、第 4 周,鸡肉集市价分别为每公斤 22.40 元、22.38 元、22.41 元、22.45 元,环比分别跌 0.04%、跌 0.1%、涨 0.1%、涨 0.2%。从养殖效益看,8月份活鸡价格明显上涨、饲料价格小幅上涨,肉鸡养殖由亏损转为盈利。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,8 月份活鸡价格每公斤 7.08 元,环比涨 9.4%;饲料价格每公斤 3.18元,环比涨 0.3%;平均每只鸡盈利 1.77 元,为今年以来盈利水平最高的月份。
(二)1—7 月累计,禽肉进口减少、出口增加。受我国暂停巴西禽肉进口影响,7 月份禽肉(含杂碎、不含加工禽肉,下同)进口大幅减少,进口量创 2019 年以来单月新低。禽肉出口继续保持价格优势,出口量创近 20 年来新高,单月出口量突破 7 万吨。据海关统计,7 月份,禽肉进口量 4.99万吨,环比减 37.7%,同比减 45.7%,进口额 1.57 亿美元,环比减 33.3%,同比减 44.4%;出口量 7.43 万吨,环比增 15.5%,同比增 77.8%,出口额 1.22 亿美元,环比增 14.4%,同比增45.0%。1—7 月累计,进口量 49.28 万吨,同比减 8.5%,进口额 14.74 亿美元,同比减 11.7%;出口量 38.24 万吨,同比增 47.9%,出口额 6.71 亿美元,同比增 25.0%。主要进口产品为冻鸡爪(占进口总量的 44.7%)、冻鸡翼(32.9%)、带骨冻鸡块(10.6%),合计占 88.2%。进口主要来自巴西(占进口总量的 58.4%)、俄罗斯(19.3%)、泰国(14.9%)、美国(2.8%)、白俄罗斯(1.8%)、智利(1.4%),合计占 98.6%。鲜冷冻禽肉及杂碎主要出口到中国香港地区、俄罗斯、柬埔寨、吉尔吉斯斯坦、马来西亚等,上述 5 地合计占出口总量的 59.4%。鲜冷冻禽肉出口大幅增长,出口量已明显超过加工禽肉,成为我国禽肉出口的主要品类。1—7 月累计,加工禽肉出口量 26.22 万吨,同比增 13.7%;出口额 9.66 亿美元,同比增 9.7%。加工禽肉主要出口日本、荷兰、英国、中国香港、韩国等,上述 5 地合计占加工禽肉出口总量的 83.3%。
(三)预计后期禽肉价格将稳中偏弱运行。供给方面,白羽肉鸡出栏量有所收缩,叠加我国对巴西、泰国、西班牙、阿根廷等国采取禽肉进口贸易限制措施,市场供给总体稳中趋减。黄羽肉鸡出栏有所增加,市场供给充裕。中国畜牧业协会监测,8 月份,白羽肉鸡在产祖代种鸡存栏量环比增 1.9%,同比增 4.7%;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环比增 0.5%,同比增1.3%;商品代鸡苗销量环比减 4.3%,同比增 2.2%。黄羽肉鸡在产祖代种鸡存栏量环比增 1.4%,同比增 5.0%;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环比增 0.1%,同比增 4.8%;商品代鸡苗销量环比增 1.0%,同比增 6.9%。需求方面,中秋、国庆节后禽肉消费需求减弱,加之肉类替代品价格低位运行,禽肉消费需求总体偏弱。综合判断,考虑到前期鸡苗和饲料成本支撑,禽肉进口减少可能提振鸡翅、鸡爪等产品价格,预计短期内禽肉价格将稳中偏弱运行。
来源: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
发布时间:2025年9月25日



本文内容来源于已标注的公开渠道,仅作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用户应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,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司处理。

